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

节点文献

德育从以身作则开始

 

【作者】 戚俊卿

【机构】 浦江县黄宅镇治平中心小学

【摘要】 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;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;教师大计,师德为本。有好的教师,才能有好的教育。好的教师是指拥有真挚的爱心、渊博的知识、高尚的品质和优雅的行为等人格魅力的教师。但拥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,能够把它们合理运用的才是真正意义上好的教师!小学生正处在学习和模仿阶段,好奇心强,可塑性强,可以说模仿是他们最重要的学习手段。因此,作为一名好的教师,应该以真挚的爱心去丰富学生的情感、以渊博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、以高尚的品质去陶冶学生的情操、以优雅的行为去潜化学生的习惯。只有以人格启迪学生,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,以身作则,用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,才能完成培养人、教育人的重任,将德育贯穿在日常教育的每个细节中。

【关键词】 人格魅力;德育;以身作则;

【全文】    一、引言  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:“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,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。”其中教师是教育主要的引导者,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知识、走向社会、走向生活,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巨大的。这影响作用,不仅体现在教师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行为过程中,教师自身的心理倾向、思想水平和知识的渊博度等,同样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。所以作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备高素质,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,在师生之间互相交往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人格魅力的作用,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向上的发展。   二、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备的人格魅力     教师是教育工作者,是学生学习

>>>点击阅读全文

  • 【点击频次】8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