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点文献
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
【关键词】 ;
【全文】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,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重视汉字教学的优良传统。在漫长的识字教学过程中,古人积累了丰富的识字教学经验,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现代社会对信息的获取更是突出了识字的重要性,因此,在《语文新课程标准》中明确指出了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应达到3500个左右,小学第一阶段(一年级、二年级)的识字量应达到1600—1800左右,占总识字量的50%。八九十年代以来,尤其是2001年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全面启动至今,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小学识字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,各种识字方法纷纷涌现。然而笔者发现,经验的积累,方法的多样,并没有引起小学识字教学质的飞跃,尤其对农村小学
【全文】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,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重视汉字教学的优良传统。在漫长的识字教学过程中,古人积累了丰富的识字教学经验,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现代社会对信息的获取更是突出了识字的重要性,因此,在《语文新课程标准》中明确指出了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应达到3500个左右,小学第一阶段(一年级、二年级)的识字量应达到1600—1800左右,占总识字量的50%。八九十年代以来,尤其是2001年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全面启动至今,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小学识字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,各种识字方法纷纷涌现。然而笔者发现,经验的积累,方法的多样,并没有引起小学识字教学质的飞跃,尤其对农村小学
- 【点击频次】10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