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

节点文献

浅谈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参与意识的培养

 

【作者】 张 华

【机构】 贵州省习水县永安镇小岗小学

【摘要】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,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,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。因此,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,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,让学生的智慧能迸发出来,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“创造者”。

【关键词】 数学;课堂;参与意识;培养;

【全文】   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,教学相长。在教学中,教师发挥教的主导作用,学生发挥学的主动作用。如果没有教师的教,则学就失去了目标;同样,如果没有学生的学,教便没有了对象,失去了意义。教与学是师生之间行为的互动,需要双方的共同参与。常听有些教师埋怨,说自己的学生基础差,上课提问时,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,即便是简单的问题也是如此。也常常听到有些教师反映,课堂气氛不够活跃,学生“学”的情绪无法调动起来,整节课如一潭死水。长此以往,教师教得无味,学生学得无趣,教学质量迟迟得不到提高,教学效果不明显。在学校组织的互听课活动中,我也常看到这种情形:教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

>>>点击阅读全文

  • 【点击频次】5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