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

节点文献

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

 

【作者】 闫晓琴

【机构】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

【摘要】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,我们必须注重培养个性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。这就要求我们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,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,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。当前,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师观念陈旧、方法单一、师生关系紧张等问题,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。要改变这种状况,我们应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求,探索如何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这对于增强思想政治课实效,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,促进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。本文就从转变教学理念、建立和谐课堂、巧用教材素材、“厚”化教师底蕴四个方面为突破口,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,谈了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,与同行们共勉。

【关键词】 思想政治课 教学理念 和谐课堂 主体性;

【全文】       进入新的时期以来,为了使我们的教育与社会发展同步,提高国民素质,国家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。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在教师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。教学是教和学,学是主,教是为学。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,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。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,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。因此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,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,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,尊重、相信学生主体,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。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提高课堂效率呢?下

>>>点击阅读全文

  • 【点击频次】216